找到相关内容907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大乘起信论》的功夫理论与境界哲学(1)

    因之收摄一切作用不减,即便染法作用亦然。染法作用亦在于主体自身之内,现象世界以作为主体摄受对象的身分而认知,现象世界一切事项便都在于主体体质之中,主体有此一收摄现象世界一切事项之作用能力,主体是为...诸种义涵  第一节:由众生心的真如相为进路整体地建构《起信论》自己的大乘思想  一、心真如的意义  二、众生如何得获真如境界  三、真如相的如实空义之说明  四、真如相的如实空义之说明(附讨论)  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0367297.html
  • 契入真理之境的智慧(2)

    智浅,故只见四谛有无量相.此种对四谛的认识属界外之事,即无  量四谛智.圆教佛中道智深,契入界外之理,深知诸法实相,如虚空之不减,所谓苦,集,实无苦,集,所谓灭,道,实无灭,道.如此体认四谛之理乃为...失.故苦道与法身相即.智者强调三道之所以与三德异,乃在于三道具足成佛之因,而三德则是成佛之果.有因才有果,果从因来,故因果相即一体.是名上上智观十二因缘得佛菩提.四智与四种十二因缘的关系表解如下: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0867303.html
  • 中月谈禅之本心

    众生与佛本于一心无所差别,本心非明非暗,无三际与空间之隔,都共坐同一狮子座,同一法身。法界一心无始来不减,亦无无始,千古如一日,非去来今。一切众生实皆是离本体的无生境界,一切本归法界、归一心,色空...正用”就是修行,此心是“常用恰恰无”,在用中随时回归自性,而攀缘外境、于境染,就是无念。从禅立场,不论如何修行施功,都是此一心中事,都没没减,却对庄严净土、成熟众生、净化世间起了度迷教化之用,这...

    杨云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4867409.html
  • 求那跋陀罗对中国禅宗的贡献

    中道。六祖说:“无二之性即是实性。实性者,处凡愚而不减,在贤圣而(周氏亦云:‘万物皆备于我,百理具在平铺放著,不减’)住烦恼而乱,居禅定而寂。不断不常去,不在中间及其内外,不生不灭,...源头。“得其端绪”,就是如能得知心性之“本来面目”,则能知吾人之心本良、性本正也。一切现成、不减、当下即是,不必向外“追寻旧见”也。所以他说:“吾之学问与诸处异者:只是在我全无杜撰、虽千言万语,只是...

    田光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3667460.html
  • 追寻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——记少林寺下院新密超化寺阿育王塔(超化塔)

   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法门寺之“法门”相若,不但佛意盎然“即佛氏超脱众品,化育群生之说也。惟其超也,故不生不灭,净,不减;惟其化也,故受起于识者,眼耳鼻舌身意无,色声香味触发者……”(清雍正年间《...防御判官的王庭筠(1151年~1202年)赋诗《舍利塔》以纪以赞:  苍山亭亭如覆盎,佛塔东西屹相向。  林头初日射重檐,黄金丹砂晔生光。  中华此塔第十五,图记所传知妄。  智慧薰成舍利灵,夜半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2067957.html
  • 天台宗与华严宗之关系

    。对应于唯一真心所开出的“真如门”与“生灭门”,《起信论》遂确认真如有“不变”、“随缘”二义。“不变”乃谓心本体的真常不易,不生不灭,不减,永恒常住;“随缘”则谓其守清净自性,随“无明风动”而起...摄以往尽东流一代佛法,这在智顗那里是合理的,至少并无区分标准统一的问题。但法藏既取智顗根据说之内容而判释的“化法四教”,而又将作为一种说法之方式的“顿教”摄入其中,便产生了分类标准一致的问题。这...

    董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1268325.html
  • 周叔迦:唯识研究(1)

    作用不能熏,唯有前七识是能熏。第三为什么要有增减?如同香味能熏的,但是要逐渐消失的,假如极圆满不减的气绝不能熏,若是也能熏,他便决定圆满了。所以佛果是圆满的善法,不是能熏,唯前七识是能熏。第四为... 那四缘呢?第一“因缘”,第二“等无间缘”,第三“所缘缘”,第四“上缘”。  这因缘是说“两法相生成缘”。如由种子生成树,这树又生种子,这因缘是循环绝的,有因必有果,但是因果不定的。如由种子生树,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1568371.html
  • 周叔迦:唯识研究(2)

    一切法不减为一切相一切行所动,却能一切自在,所以叫做不动。能治无相中作加行障。  “善意地”以修行力度为主。“力”是思择修习两种力。由这力能令六度间断的现行。这位得最胜的无碍智,所以叫做善慧。...用以照面等;佛性能现一切世间境界而为境界所染污,所以能遍照一切众生,令他修习善根,随他的意念,便能显现一切救济的事业,作他出离的上缘,便是“缘熏习镜”。  这本觉在凡圣位中有二种功能,第一在凡位叫“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1668372.html
  • 妙云集导读(十八)学佛旨趣

       1.真实归依处  其次,从理体方面而言:最清净法界,是依大乘来说的。(28/-6)“究竟圆满所显的最清净法界(摄得体相业用),是佛宝。少分显现清净法界的,是僧宝。遍十法界而不减,无二无别的...提示了民间鬼神信仰的潜忧;“欲天耽诸欲”,打破了对天界就等于圆满的想像。“独梵依慢住”,则将一神论容易发生的排他性加以说明。梵天以上就再说了,因为那属于“唯我”或“唯心”的世界,那种自我型的宗教并不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4268480.html
  • 天台智顗的如来藏思想述评

    这个观念,此后渐次成熟,才有《不减经》、《无上依经》、《大法鼓经》等经典。这些如来藏系经典又对《法华》、《涅槃》产生影响,在《涅槃经》里常以“如来藏”解说“涅槃...念心即如来藏理”。他在思想上依据《法华经》的实相论,提出“一佛乘即具三法,亦名第一义谛,亦名第一义空,亦名如来藏”,建立“唯心但真常”的...

    李四龙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1269063.html